三峽日報訊(記者譚強明,通訊員章璟、曹張玲)日前,位于興發集團宜都綠色生態產業園內的湖北興友年產30萬噸電池級磷酸鐵項目正搶抓春光加緊施工。記者在現場看到,吊機揮舞著巨臂, 運輸車來來往往,工人緊張有序作業,整個工地一派繁忙景象。
興發集團總工程師、項目負責人羅寶瑞表示,“該項目一期工程已于年前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目前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及配套設施建設,預計7月機械竣工,8月進入試產階段。我們之前已制定了詳盡施工計劃,全面復工以后,所有班組人員都各就各位,爭分奪秒搶進度,目前日均上工人數900人左右?!?/p>
湖北興友年產30萬噸電池級磷酸鐵項目,總建筑面積20余萬平方米,計劃投資26億元,采取分期建設形式,其中一期建設年產10萬噸磷酸鐵生產裝置。
該項目作為興發集團進軍新能源領域的第一個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制造項目,對其來說意義重大。羅寶瑞告訴記者,“新能源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對于產業布局具有指導性作用。我們希望通過開辟新賽道來為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注入新動能?!?/p>
近年來,宜昌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遍地開花。先后引進寧德時代、廣州天賜、欣旺達、楚能新能源等一大批龍頭企業投資建廠,為宜昌搶占新能源賽道,加快建設清潔能源之都、精細磷化中心打下堅實基礎。根據《宜昌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發展情況的報告》顯示,到2025年,全國每4塊磷酸鐵鋰電池中,就有1塊是“宜昌造”。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項目中,有不少為本地企業和外地企業的合作項目,如邦普宜化項目等。去年,興發集團加快推進綠色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迭代升級,與華友控股展開了鋰電池新材料全產業鏈合作,湖北興友年產30萬噸電池級磷酸鐵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本地企業與外地企業牽手合作,一方面是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能不斷推動項目做強做優做大。另一方面是借助外面的先進經驗、技術,能加快推動產業實現蝶變升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建設?!笔邪l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推進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繼續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助力宜昌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