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劉俊華
湖北省宜都市(宜昌市代管的縣級市)潘家灣土家族鄉梁山村,是宜都市最偏遠的山村。據當地縣志記載,梁山一帶歷來受到出家人青睞,鼎盛時期有大小寺院108座,而梁山之巔,自古以來一直是道家圣地,山頂有座上千年歷史的道觀,被人稱為“南武當”。
梁山頂上的道觀
由此可見,潘家灣土家梁山一直是靈秀之地。如今,隨著鄉村振興不斷推進,梁山腳下的村莊也在經歷一場蛻變,依托鄉村旅游的天然優勢,這里正在成為“靈秀梁山,康養勝地”。
靈秀梁山千年來自帶仙氣
從滬蓉西高速公路宜都出入口下高速后,只需30分鐘,就到了梁山村,山路蜿蜒卻寬闊。梁山峰頂海拔920米,在山腰,有一座紅色屋宇,在一排村居中很是醒目。村支書張愛民說,那是一座寺院。山腰地勢平緩,驅車可直達寺門,寺名“觀音禪寺”。
寺院住持廣月法師介紹,梁山的佛教香火,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澳铣陌侔耸?,多少樓臺煙雨中”,觀音禪寺就是那四百八十分之一。出家人偏愛尋找山水秀麗的地方修建道場,梁山能被前輩出家人選中,自當有它的妙處。
順著觀音禪寺向上看,一條近乎垂直的石階伸向山頂,拾級而上,登頂就是金頂道觀。從寺院到道觀的海拔高度相差僅200余米,但普通人攀爬一趟卻需要一個多小時,幾近體力的極限。
到達山頂,三座大殿呈梯形分布,占滿了整個山巔。由低至高分別是朝圣門、三清殿、祖師殿,恰如一頂飛來的道帽,戴在梁山巔峰上。
站在祖師殿的制高點上憑欄遠眺,四周群山環拱,云海在腳底翻騰變幻。山腳的村落依稀可見,道觀閣宇似在云霧之上了無依托。仙境、幻境,天上、人間,一時竟不可分辨。
正是這樣道、佛兩教共處一山的勝景,吸引著許多尋幽探秘的游客前來打卡。
村口山門
山腳村莊古樸中煥發新顏
張愛民是梁山走出去的商人。2018年,他回鄉擔任梁山村黨支部書記??吹缴缴蠒r有游客到訪,而在山腳的梁山村卻依然只是一個冷清的土家灣落,如何依靠仙山的天然條件,讓山村富起來、美起來,他一心想要做一番文章。
要想盤活一個沉寂多年的偏遠山村,交通、人居環境和支撐產業,都要下一番功夫。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宜昌市委辦、宜昌市海事局、中國聯通宜昌公司是駐村定點幫扶的單位。近幾年來,三家單位結合各自資源,連續多年投入美麗鄉村建設。
張愛民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梁山村逐漸確立了“美麗村莊、美麗田園、美麗庭院”的打造方向?,F在,走進梁山村,錯落的村居古樸整潔,屋間空地上花團錦簇,有世外桃源的意境。
村民楊長元的平房,坐落在一道坡坎上,門前用碎石壘成護坡,屋旁栽植著花草,后院養著蜜蜂。連原來堆放柴禾的小屋,也收拾得井然有序。
圍繞村委會四周的空地,是幾處生態停車場。與城市里的停車場不同,每個車位上都有花樹掩映。村前的一處洼地,被打造成一口堰塘,天氣晴好的日子,梁山金頂正好倒映塘中,又是一道景觀。
張愛民介紹,這些都是通過美麗鄉村的專項資金,發動村民參與打造的。大家共同建設的美好家園,當然更加愛護。
梁山村全貌
三大產業將為美麗鄉村供電
村莊變得漂亮了,村民的生活也要富足起來。梁山村委會選定了三個產業方向,一是自有的鄉村旅游,二是特色蔬菜,三是中藥材,組合在一起就是“靈秀梁山,康養勝地”主題。
當下,由宜都市政府平臺公司打造的土家民宿已初具雛形,在實體公司的帶動下,村民們自發開辦的農家樂也漸成氣候。
張愛民最引以為豪的是,村合作社110畝的智慧農業項目。這是一片大棚蔬菜基地,由聯通公司支持,建立數字化管理平臺,溫度、土壤、灌溉、施肥都將實現自動化,這也是宜都市智慧農業的試點。
27日下午,在蔬菜基地上,一群村民正在加緊準備春播。他們告訴記者,等蔬菜長起來的時候,這里也會是一道風景。
正在建設中的蔬菜基地
今年5月,梁山村將接受湖北省“美麗鄉村”示范點驗收。宜昌市委辦駐村第一書記周曉東說,從2015年啟動脫貧攻堅戰略以來,經過數年的持續努力,梁山村的村容村貌正在發生蛻變,原生態的土家風貌加上現代文明的注入,梁山村的明天會更加靈秀。
村里的口袋花園
(照片、視頻由謝陽拍攝)